5月31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年)》和《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》。会议继续强调,要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举措,加大产业扶贫力度,全力推进就业扶贫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产业扶贫、就业扶贫的进程中,首要问题是分散化经营的小农经济。
4月底,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发起"一起拼农货",首站落地河南中牟,联合新农人精准包销当地546名贫困户的2000亩大蒜,仅在1天之内便售出33万斤。
帮助贫困户将冷门农货卖出爆款,这正是拼多多利用C2B的新电商优势,改变小农供应链的"中牟样本"。
"拼"出小农——消费者的多对多优势
一组关于中国小农的典型数据是, 截止2016年底,中国30亩以上农业经营主体约有1077万家,50亩以上为356.6万家。其中,中国的平均农业土地经营规模为10亩,但美国目前的平均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却高达2600亩。
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认为,在相当长时期内,中国农村土地经营以小规模为主的状况无法明显改变,中国农业现代化只能在小农户基础上实现,除此之外,无其他道路可走。
近两年中,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发挥C2B的多对多优势,探索将小农经济变为个性化农业。如拼多多平台上销量为111万单的芒果、83万件的百香果,均是通过新农人商家与大量小农对接,从云南、广西、海南等田间地头,源源不断发往消费者餐桌。
分析认为,国内农业生产土地分散、种植品种多样性丰富,而拼多多这种新电商平台,能够将前端3亿消费者的海量需求,与后端大量的产地进行"多对多"匹配。
这样做的好处是,可以不用提前采摘、运输催熟的方法,而是让水果自然成熟后,在极短时间内运输到消费者餐桌。一方面,提升消费者吃到的生鲜品质;另一方面,可以发挥大范围、小规模的差异化农业优势,为农业产地创造一个新的"拼购"玩法。
一年百亿投入,在产地造500爆款
为了帮助更多小农打造品牌,品拼多多还宣布将投入100亿元营销资源,深入到500个农业产地,扶持起1万名新农人。
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表示,这笔投入的目的,是为了解决货源和交付两大难题。 "国内有1700多个地标品牌,但都是地理概念,缺乏真正的商业品牌;产地有大量的好货,但因为物流交付问题,终端品质难以把关。"
据了解,拼多多将培育超1万名新农人,在500个产地严格选品,帮助优秀农货建立商业品牌。同时,利用平台规模优势整合资源,为产地提供分拣、物流、包材一体化解决方案。
"只要商品符合'便宜有好货'逻辑,拼多多将拼尽一切流量去推。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,不断改造传统农业供应链,培育出下一个佳沛、新奇士。"达达表示。